来源:市水务局日期:2025-04-03
张掖市以水权改革为破局之钥,锚定“确权、活权、严管”三向发力,探索出一条“市场驱动、系统治理、多方共赢”的水资源集约利用新路径,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保障。
一是确权先行,明晰“水户口”。深入推进用水权改革,制定《张掖市水权改革工作方案》,明确改革任务,按照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要求,将用水总量指标分解到县区、乡镇(灌区),细化落实到村级农民用水者协会、用水小组和用水户,建立了市、县区、乡镇、协会、小组分级负责的水权分配落实机制,水权确权率100%,发放水权证233819本,做到底数清、家底明,为水权改革夯实了基础。
二是市场赋能,激活“水动力”。积极探索实践水权交易,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,规范水权交易行为,制定印发《张掖市水权交易管理细则》,建立完善水资源确权、水权收储、水权交易流程、水权交易监管、水权交易定价等内容的水权交易制度,形成归属清晰、权责明确、流转顺畅、监管有效的用水权制度体系。2024年完成水权交易2248宗,交易水量5803.06万立方米。
三是挖掘潜能,培育“水市场”。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参与节水供水工程建设运营,转让节约的水权获得合理收益。鼓励将通过合同节水管理取得的节水量纳入用水权交易。坚持市场主导、政府调控原则,将高标准农田节约水量进行政府收储,通过水权交易将收储水量配置给新建项目,盘活水资源存量。完成甘肃张掖抽水蓄能电站、肃南皇城抽水蓄能电站等水权交易,累计交易水量437万立方米,交易金额近1.43亿元。
四是监管护航,筑牢“水安全”。加强水权交易监管,明确水权交易范围,严格交易双方水权合法性、取水方式、水量及用途等要素审核。依托基层公共服务大厅,因地制宜建立不同形式、不同层级的线下水权交易平台,依法开展交易竞价、成交确认、交易协议签订等水权交易活动,规范交易行为。强化交易事后监管完善计量监测措施,全市5万亩以上的大中型灌区渠首取水口和地表水年许可水量50万立方米以上的取水全部实现在线计量,325家规模以上非农用水户全部接入省级监控平台进行跟踪检查。
水权改革是破解水资源约束的关键一招。张掖将继续以“一盘棋”思维统筹水资源配置,持续深化水权改革“下半篇文章”,让“水权”真正成为引导节水、促进转型的“指挥棒”。(马友琴?杨国崇撰稿??张福审稿)